这届年轻人不得了,创业可以这样来!

这个寒假你在做什么?
同学们有的在为论文开题和毕设绞尽脑汁,有的在等待2月的考研成绩,有的在准备年后的春招,有的早已经放飞自我憧憬过年。
还有其他“度假方式”吗?
据说就有60多位同学,他们从去年11月开始,经过与1400多位候选人的比拼、层层通关,最后在这个寒假来到深圳科创学院“X-任务:长者行动”主题冬令营,开启一段真实的创业体验。
来到这里之后,他们才发现学院对年轻人创业这件事多么的认真。
不清楚用户需求怎么发现?
没事,设计思维告诉你!
不知道创业如何艰辛?
没事,师兄师姐告诉你!
没接触过老人科技产品?
没事,买来给你体验、给你拆解就对了!
不了解老人们的真实需求?
没事,安排80多位老人访谈就对了!
Demo Day,是冬令营最后一天,也是同学们面临的一场真实的路演日。前一天的晚上,学院各个角落的灯光彻夜长明,这些因为热爱聚在一起的同学们抓紧最后时间调试产品、修改讲稿、模拟排练,正如马斯克所言,最好的教育就应该像打游戏一样,让人每天充满热情的投入其中。

路演日:Demo day
项目路演顾名思义,是真实市场环境中一个项目希望被关注、获得投资等资源的方式,通常需要项目方讲解项目产品、商业模式和发展计划等,这也是学院为让同学们体验真实情景所设计。

这次项目路演日,各个学生小组围绕“长者行动”、“科技助老”的主题,带来了接连不断的惊喜!听力下降导致交流困难是老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,有机构统计,目前全球助听器的市场规模已达百亿美元,需求还在持续增加,「阿巴阿巴」小组的同学就聚焦中轻度听力障碍老人的交流需求,研发新型助听设备,帮助老人消除病耻感、降低佩戴门槛、满足交流需求;「格物八鸿虎」小组关注到老人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病前的隐秘性,探索开发更方便的居家认知能力监测装置。


最终,8组的项目演示结束,由来自学院、高校、产业界的评委团打分和现场投票,「六边形战士」小组的项目获得金奖,「阿巴阿巴」小组和「格物八鸿虎」的项目并列获得银奖,最佳技术、最佳洞察、最佳团队、最佳人气、最佳创意等多项大奖也被各支队伍瓜分。
紧接着,获得深圳科创学院金银奖的3支队伍又参与到和XbotPark机器人部落分布于香港、东莞、重庆、宁波、常州5个基地的联合项目路演中,科创学院的金奖团队再一次从15支团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!
左滑查看更多奖项照片
寄语:李泽湘老师的期望
李泽湘老师说,深圳科创学院的教学模式指出了一条路,中国实体经济未来40年往哪个方向走,该怎么走,要在这条路上慢慢探索。中国在未来一定会出现一批引领世界的超级品牌,而且品牌的创造者,也一定是我们这一批年轻的大学生,年轻的学院派创业者。这次的冬令营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,接下来还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。



Demo Day是冬令营的结束,也是同学们新的开始,时间虽短,中间还经历许多波折和困境,但全学院老师和同学们都紧密形成了一个目标一致的团队,一同突破外在和自我的极限,从最后同学们的表现和收获来看,一切都是那么值得,这也给不少同学们带来了极有价值的转变。
重新认识了自我
汪涛 | 华中科技大学
读研的时候,因为研究的领域聚焦了,我感觉自己视野好像变窄了,类似于拿着锤子找钉子,因为对这方面很了解,所以一直做这方面的东西,却没有更深入的思考。但是在科创学院冬令营,两周的学习让我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圈,视野又重新被打开了。

陈姝睿 | 中南大学
我感觉自己的同理心变强了,在生活中也更容易换位思考,比如说我跟老人聊天的时候,就很容易想到是不是要凑近他的耳朵一点或者声音稍微大一些。
我切实感受到老人生活中有多少不便的地方,这也是我积极参与后续项目的动力,我会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事情,让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。毕竟这也是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,或者说为了我们父母,我们儿女以后的生活的改善。

对团队的理解更加深刻
古慧敏 | 广州美术学院
冬令营的体验和在学校完全不一样,学校里面大家都是一个专业,有一个项目然后自己去分工,主要做的也是设计相关的部分,但是冬令营除了设计类学生,还有工科和经管的学生,大家可以做一个完整的项目。我可以负责设计思维,引导大家怎样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发现需求,工科的同学负责设计的实现和具体的技术细节,经管类的同学会想产品的商业价值,后续的发展潜力等等。
这种可以经历完整的项目流程和自己真正在解决问题的感觉非常棒,是我人生一个很宝贵的体验。

王泽垚 | 常州大学
这次冬令营打破了我很多的刻板印象。
和机器人相关的技术我都曾经了解过,除了工业设计,因为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非常鸡肋的专业。但是我来这边之后发现我们组里有一位搞设计的同学,他的设计思维让他对产品的理解非常深刻,能一针见血判断出某个我们总结的需求不是用户的痛点,而是我们认为这样对用户好,然后我去给予用户这个痛点,非常的敏锐。

对创业的理解更加真实
胡柯课 | 华中农业大学
对于创业的理解,我觉得李老师说得很好,我不是很想做一些商业模式类的创业,因为他没有真正的去提升社会生产力。但是如果做一个硬科技的产品的话,确实可以为这个世界带来改变,让生活变得更加方便,我觉得这个是有意义的。
创业我觉得不完全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,还要实现社会价值。

推荐阅读: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