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动态

学院动态

2025-10-11

05后创客集结,在科创挑战营“造”起来!

文字 | 光萍,可颖

编辑 | 光萍


2025年,智能穿戴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并重塑着我们的生活——从AI眼镜到智能戒指,乃至可植入神经接口,创新浪潮席卷而来。


聚焦这一未来趋势,一场科创训练应声开启。2025年8月4日,由深圳科创学院举办的青少年科创挑战营正式拉开帷幕,以“未来式穿戴”为核心主题,锚定真实生活场景中的痛点与需求,向全国各地怀揣科技梦想、渴望动手“造物”的青少年创客发出邀请,展开一场为期10天的科创实战。


1.webp
2.webp
3.webp
4.webp


此刻,来自美国、深圳、香港、重庆、厦门、东莞等海内外的40位中小学生创客已集结完毕。在接下来的十天里,他们将在顶尖导师团队的带领下,深入智能穿戴领域,洞察用户需求、打磨技术方案、冲刺产品智造。

为护航少年创客的探索,一支强大的多学科“智囊团”已然就位:来自香港科技大学、重庆大学、广州美术学院、深圳大学、深圳技术大学的优秀学长学姐组成助教团,与深圳实验学校、深圳外国语学校、深圳大学附属中学等中学的科创教师、深圳科创学院导师一同提供全流程项目指导,让少年创客的创新之路既有方向指引,更有底气支撑。


01

 从点燃到燎原:

科创路上的“长期主义”


在科创挑战营开营仪式上,深圳科创学院副院长于盈以个人成长历程为引,为营员们带来了开营“第一课”,“挑战营的目的在于点燃火种,希望这份点燃的热情能够照亮你们未来的科创之路。”


5.webp


“如果森林以爬树能力论英雄,那么只有猴子是赢家——但老鹰、狮子、鳄鱼同样厉害。”于盈用这个生动的比喻告诉营员,衡量标准从来不是唯一的。她鼓励大家发掘自己的“长板”,通过正向反馈形成“投入-提升-更投入”的循环,像游戏闯关般积累力量,最终找到人生方向。

在挑战营当中,营员们也将会深切体会到更具长远意义的价值,如团队合作、创新思维、同理心等等。“这里不是竞技场,而是互助社群”,于盈指出,技术创新绝非单打独斗的结果,团队协作需要开放、真诚、尊重的态度,“先倾听,否定时提出建设性方案,责任共担、功劳共享”。


6.webp
7.webp
8.webp
9.webp


结合往期营员的经验,于盈也建议营员们建立“迭代思维”,通过每日复盘持续改进;培养“设计思维”,从用户高频痛点出发创新产品;坚持“长期主义”,构建互助网络,让科创之路不再独行。

“中学是科创启蒙‘点燃’的关键阶段,”于盈寄语全体营员,“希望在未来十天,大家以开放心态拥抱挑战与合作,走稳脚下每一步,让初燃的火种照亮未来的无限可能。”


02

拒绝科创“预制菜”:

从“做中学”到“学中做”的质变


“大家觉得,学习是先做再学,还是先学再做?”开营仪式上,刘海峰老师抛出的问题让营员们陷入思考。

此次挑战营的目标是培养会动手、会动脑、有目标、有追求的学生,正因如此,营期将“做中学”与“学中做”进行结合,在实践中积累认知,带着知识投身实践,完成不断突破、乐在其中的正向循环。

10.webp

在紧凑充实的十天营期中,营员们将经历“问题发现-方案设计-动手制作-迭代优化-成果展示”的全流程实践。活动现场,刘海峰老师展示了往届营员的得意之作:能互动答疑的猫头鹰口香糖罐、专为孤独老人设计的玩具狗、可变换表情的鹦鹉玩具……他期待着,这群少年创客能够在“玩转科技”的实践中,解锁更多改变生活的创造。

11.webp
12.webp
13.webp
14.webp
15.webp
16.webp

向右滑动查看更多


“会玩科技、会挖真问题、会落地解决、会深度学习、会锻造特长。”——刘海峰用五个“会”字,概括了科创人才的核心素养。在他看来,科创教育应如同“自己买菜炒菜”,亲历从选材到调味的全过程,而非被动接受“预制菜”。“中国亟需这样的教育基因”,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,他警示道,如果总是等着预制菜,那么我们永远也跟不上时代的脚步。


03

 锚定人的需求:

用户是科技向善的坐标


在AI飞速发展的时代,科技的重心正从“技术本身”转向“人的需求”。深圳科创学院青少年科创教育中心副总监李书林在开营第一课上,点明了本期科创营聚焦“未来式穿戴”主题的深意:可穿戴设备正是人机交互理念的核心载体,对智能可穿戴的探索,不止于设备本身,更在于思考“人机共生”的新模式——如何让技术与人类和谐共处,这才是最具价值的挑战。

17.webp

“做科创,光有热情不够,得懂方法。”李书林在创新思维工坊中,为营员们介绍了设计思维模型。他以神经网络类比其运作方式,看似有流程箭头,实则如机器学习般非线性迭代、可回溯。真实的创新绝非“发现问题→设计方案→动手制作”的直线推进,而是“走几步发现问题、退回去调整、再继续探索”的循环

其中,“用户中心设计(UCD)”原则尤为重要。“必须分清谁是用户、谁是顾客。妈妈给孩子买学习机,妈妈是掏钱的顾客,孩子才是使用的用户——设计必须聚焦真正使用产品的人。”这一原则将贯穿整个营期的项目实践。

18.webp
19.webp
20.webp
21.webp


“反思自省,格物致知,科技向善。” 李书林赠予营员们三句箴言,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探索中能始终锚定人的需求,为生活注入温暖与便利,让技术真正成为点亮日常的光。

22.webp

科创的火炬已经点燃,一场属于少年创客的夏日蜕变,就此启程。

未来十天,这里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脑洞大开;没有单打独斗的英雄,只有并肩造物的战友。我们期待着,少年创客们在协作中蜕变成长,在探索中创造未来,在挑战中淬炼真知。出发吧,明日世界的“造物主”们!


Top